<menuitem id="54mjf"></menuitem>

      1. 日本7.2級地震為何比四川汶川8.0級災情輕微?

        作者:鋼結構網    
        時間:2009-12-22 21:00:22 [收藏]

          [face=楷體_GB2312]導語:
          日本東北部發(fā)生7.2級地震,但災情卻遠比上月四川8級大地震輕微。
            當地時間14日上午8點43分,日本東北部的巖手縣和宮城縣等地發(fā)生里氏7.2級地震,巖手、宮城、山形、福島等縣共有100多人受傷,有多條道路出現塌陷,此外還有橋梁坍塌和民房倒塌的現象,日本氣象廳起初公布的震級為7.0級,后來改為7.2級。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巖手縣內陸南部,震源深度約為8公里。其中巖手縣奧州市和宮城縣栗原市的震度達到6級強(日本標準)。當地還發(fā)生了震度為5弱等多次余震。
            最大震度(日本標準)達6強的內陸垂直型地震,此次地震被命名為“平成20年巖手、宮城內陸地震”。這次地震形態(tài)和構造成因與中國汶川大地震相似,釋放能量與造成6000多人死亡的1995年阪神大地震相當。截止15日晚8時,地震已造成9人死亡、11人失蹤,近200人受傷。[/face]
          六大客觀因素:

          日本東北地區(qū)14日發(fā)生里氏7.2級地震,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不大,得益于完備的防災體制、良好的防災意識 ,同時也和當地特殊的房屋結構、較低的人口密度、地震發(fā)生在周末的清晨以及災區(qū)天氣狀況良好等因素密切相關。

          ○ 釋放能量僅1/16
            日本地震所釋放的能量比四川地震小很多。盡管發(fā)生在日本東北部及中國四川的兩場地震均屬淺層地震,震央都位于地底8至10公里,級數相差0.8級,但四川地震所釋放能量是今次地震的16倍。

          ○ 特殊地形特點
          日本災區(qū)的地形沒有四川那么多斜坡,巖石也較結實,山勢也沒那麼高,也因此災情遠較汶川大地震輕。

          ○ 特殊的房屋結構
          日本建筑物防震措施比較完善,因此減少了房屋倒塌。這次日本東北大地震的晃動程度堪比阪神大地震,但為何阪神地震損毀或半損毀25萬幢建筑,死亡6000多人,而此次震級相當的大地震僅有一幢建筑倒塌全毀、11間建筑半損毀.日本地震學和建筑構造學專家給出了答案:此次建筑物損毀程度很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此次地震波特點所致。據分析,這次地震波晃動周期非常短,低于一秒鐘,而一般給建筑物造成巨大損害的地震晃動時間約為1.5秒左右;原因之二是日本東北地區(qū)建筑物的獨特特點所致。日本東北地區(qū)房屋為了應付積雪,房頂多為鐵板制成,較使用瓦片的建筑物質量要輕許多。此外,為了御寒,該地區(qū)的房間門、窗開口的幅度較小,這使得房間更具有抗震性。房屋倒塌少自然就減少了人員死傷。

          ○ 較低的人口密度
          一關市和栗原市政府提供的地圖顯示,地震重災區(qū)幾乎都集中在山區(qū),城市受損輕微。日本東北地區(qū)屬于人口密度較低的地區(qū),而山區(qū)的人口密度更低。

          ○ 發(fā)生在周末的清晨
          日本《朝日新聞》分析認為,地震發(fā)生時間也是人員傷亡較小的原因之一。地震發(fā)生時恰逢周六的清晨,很多人尚未外出。因此,盡管橋梁斷裂、道路阻塞、山體滑坡,但受困于公路的車輛和人員都不多。

          ○ 災區(qū)天氣狀況良好
          地震發(fā)生以來,日本災區(qū)的天氣狀況良好,多以晴天和多云為主,為直升機進行搜索和救援帶來很大方便,使來自日本各地的救災直升機和軍用直升機得以快速轉移受傷者和受困民眾。

          完備的抗災系統(tǒng),提前10秒預警10秒,對于地震中的人們來說,意味著什么?意味著生命!
            上午8點50分,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的危機管理中心設立了官邸對策室,并派以防災擔當相泉信也為中心的政府調查團前往受災地。首相福田康夫在地震發(fā)生后立即做出指示,要求迅速調查受災情況,并全力搶救受傷人員。
          日本氣象廳在此次地震中,在部分區(qū)域實現了由電視等媒體發(fā)布的地震預報。
          氣象廳在8點43分51秒預測到地震,3秒后即在電視上發(fā)表地震預報:預計4秒后將發(fā)生5級地震。但此時震中地點已經開始搖晃了。而距離震中30公里以外的地方在地震搖晃發(fā)生之前十多秒就得到了地震預報。最初發(fā)表的震級是5級弱,1秒后更正為5級強,8點43分59秒,震級糾正為6級強。
            氣象廳的技術人員表示:“這次的地震規(guī)模比較大,所以預報還是做到了?!边@次預報中通報的震級比實際震級小了1.1級.
          2007年10月,日本氣象廳設立了“緊急地震速報系統(tǒng)”,這是全球首個地震預警系統(tǒng),測震儀在測得地下傳播速度較快的地震初期微震“P波”(每秒5~7公里)后,將自動推算劇烈震動“S波”(每秒3~4公里)的規(guī)模大小。如果預測震度超過5度,則氣象廳將通過電視、廣播、手機以及瞬時警報系統(tǒng)終端設施等向震度達到4級以上的地區(qū)緊急發(fā)布。
            在今年4月的沖繩宮古島地震和5月的茨城縣地震中,這套速報系統(tǒng)表現不佳,預報晚于地震發(fā)生時間,因而飽受批判。但在此次地震中,緊急速報系統(tǒng)發(fā)揮了一定效果。在距離震源較遠的地區(qū),速報比震動提前了幾秒至十幾秒。據報道,宮城縣一所電子器材工廠在感到地震波到達的12秒鐘前收到緊急預報,因而及時關閉了使用有毒物質和煤氣的生產線。震區(qū)內一所中學也是在收到速報后及時把學生緊急疏散到遠離校舍的安全地帶。
            但“緊急地震速報系統(tǒng)”對于震源附近的區(qū)域尚難起到預警作用。據悉,此次地震距離震源30至50公里范圍內緊急速報沒有發(fā)揮效用。氣象廳檢測到初期震波是8時43分51秒,4秒后發(fā)出緊急預報,但當時震源附近已經開始了劇烈搖晃。
            日本在部分海域2,000米深安裝了監(jiān)測系統(tǒng),通過海上監(jiān)測船將有關信息發(fā)射到人造衛(wèi)星上,再利用全球定位系統(tǒng),密切監(jiān)視大陸架板塊的移動。此外,日本政府還開發(fā)了“地震受災早期評價系統(tǒng)”,儲存大量4級以上地震的災難資料。一旦發(fā)生大地震,該系統(tǒng)可在30分鐘內自動計算出受災規(guī)模,指導當局針對性地迅速展開救援工作。

          良好的防災意識,每年演習增加市民的危機意識

          日本全國各地設有不少地震博物館和地震知識學習館,免費向市民開放。館內有模擬火災現場的煙霧走廊,和模擬地震的震動平臺,參觀者可以體驗到6級地震發(fā)生時的狀態(tài)。每年法定“防災日”來臨時,日本各地都會舉辦地震防災演練,向市民介紹面對突發(fā)災難的應急對策,提醒市民加強危機意識。
            日本從1996年開始,政府連續(xù)3次修改《建筑基準法》,把各類建筑的抗震基準提到最高,要求商業(yè)樓宇能抗8級地震,使用期限要超過100年。
            日本建設規(guī)劃城市時,十分重視防災避難設計??拐鹦院桶踩允墙ㄔO公路、鐵路和公園等城市基礎設施的重點。在日本城市有許多政府指定的避難“緩沖地帶”,不少城中綠地和公園入口處都插著“地震避難所”牌子。



          下載附件:
        • 點擊下載

        • "歡迎大家轉摘!轉載須注明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xié)會建筑鋼結構網(www.iluxenio.com)謝謝合作!"

        相關文章:

        文章標題
        建筑鋼結構網--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xié)會建筑鋼結構分會官方

        免费国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欧美久久美女香蕉视频,亚洲av无码乱码中文
          <menuitem id="54mjf"></menu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