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們對上海塌樓事故分析都沒錯,但更深層的因素他們不說了,如果說了就會引起震動的,應該說專家忽悠了大家一把。
這個因素就是管樁。好象是日本最早開始使用管樁的,管樁可以用工業(yè)化生產,其縱筋配筋率極低,箍筋極細,而且其混凝土強度極高(達C80),豎向承載力設計值極高(直徑500壁厚125的管樁可以達到2700~3000KN,壁厚100的管樁可以達到2500~2800KN),故在僅使用其豎向承載力時,相對于其它樁型時其造價低廉。所以商人愛用!
但大家不要忽略了管樁的缺點:極易開裂(施工吊裝時經常因碰撞而開裂)、抗剪能力極差,而且樁頂與承臺的連接只能按鉸接考慮,故管樁抗水平能力極差。一般有地下室的建筑由于有土體的約束,建筑物的水平力被土體轉化掉,故可以使用管樁,而且承載力可取高值。而無地下室的建筑由于承臺基梁埋地淺,土體對建筑物的約束就小,這時應該根據(jù)管樁的抗剪能力、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數(shù)的比例系數(shù)和結構計算中的剪重比去計算管樁的承載力取值,這時承載力往往只有管樁豎向承載力的1/2~1/4。
從照片上看上海的塌樓應該大部分是單柱單樁或條形樁基礎(反正布樁量很少),從經驗上看該樓的管樁豎向承載力設計值取值至少是2500KN以上,也就是說應該是用滿了。但切記該樓是上述的無地下室的建筑。
如果該樓按我上述的設計方法,這里的樁數(shù)要增加2~3倍,但開發(fā)商要掙錢,他們愿意嗎,設計院要吃飯,面對著激烈的設計市場的競爭,他們敢嗎?現(xiàn)在設計市場極其混亂,3~5個人掛靠個公司就可以拉大旗,號稱甲級設計院,有的連獨立基礎都設計不清楚,笑掉大牙。
福建省08年12月1日正式試行‘福建省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暫行技術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里面對管樁做了極其正確的限制,雖然這個暫行技術規(guī)定還存在一些極其幼稚的規(guī)定,為了全國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我看設計同行應該學習學習,各地的建設主管部門應該推廣推廣。
管樁是2003年前后才漸漸在各地推廣,這期間建了好多房,如果專家們對上海塌樓事故分析更深層的因素,就會引起震動的。但我們要面對現(xiàn)實,不能拿生命忽悠,以前蓋的房子該加固的就應該加固。
以上句句真話,我2004年買房時跑遍全市,為了買不是管樁的房子,因為當時福建省結構抗震設計暫行技術規(guī)定還沒出臺,但我是知道的,不能拿我全家開玩笑。
專家們對上海塌樓事故分析如果傳到國外,應該會被同行恥笑的,因為更深層的因素他們不說。
"歡迎大家轉摘!轉載須注明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xié)會建筑
鋼結構網(wǎng)(www.iluxenio.com)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