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住在“漢口第一高樓”武漢中心建筑工地附近,那么你就會發(fā)現,一星期不見,樓就“上躥”了兩三層,這樣的奇觀,完全歸功于由中建三局獨立研發(fā),為武漢中心量身打造的智能化施工平臺。
據項目技術員王健介紹說,目前,國內的超高建筑中,只有上海中心、廣州東塔等建筑采用類似平臺。拿武漢中心來說,32根鋼立柱豎起后,與橫梁一道形成完整的外框架,再搭上無數“樹枝”狀的細鋼架,35米見方的平臺就形成了。工人施工、材料堆砌都將在它上面進行。建筑長高一段,9個液壓油缸便共同“發(fā)力”,將2400噸的作業(yè)平臺推高一段,繼續(xù)蓋樓。強大推力,相當于一次將3萬個成年人頂高6米。
為避免在墻體大量開洞,平臺通過自動咬合體系固定在墻體上,提高建筑質量外,還能讓“大家伙”隨著建筑物的變化而靈活變動。此外,平臺的關鍵部位上設置了受力及平整度監(jiān)測點,一旦超過指數即可自動預警。
位于王家墩中心商務區(qū)的武漢中心大廈,是第一座由中國設計師獨立設計的超高層建筑,地下4層,地上88層,建筑高度438米,將打造成為武漢市地標性國際5A級商務綜合體,預計2015年3月建成。
日前,隨著一根29.8噸的鋼結構立柱吊裝到位,華中地區(qū)首個全新智能化施工平臺的骨架已經搭建完成,預計春節(jié)前投入使用。漢口第一高樓將步入加速“生長期”。